媒體專訪
無薪假頻傳 科技新貴壓力大耳鳴擾
2012-02-21

【中時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11.12.05


最近科技大廠頻頻傳出人事縮減及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等事件時有所聞,許多科技新貴人人自危,深怕下自己成為下一個被要求無薪假的對象,有人甚至因心理壓力過大而產耳鳴的現象,紛紛尋求耳鼻喉科醫師的診治。

耳鳴又稱為「腦鳴」,這種聲音不是來自於外界,整個感覺就像是耳朵裡面在開轟趴。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耳鳴的經驗,但大多數的人發生耳鳴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然而,會令人感到抓狂的耳鳴症狀,往往是那種24小時都可以聽到的連續且高頻尖銳的聲響,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品質。耳鳴時間愈久,造成聽覺神經的破壞也愈嚴重,若長期不予以重視,則聽力將逐漸減退而演變成重聽,情況嚴重者還有失聰的可能。

探究耳鳴發生的原因,除了年齡增長的老化因素,由於內耳血管長年因膽固醇、血脂肪沉澱而阻塞,使得血液養份等供應不足而組織壞死、神經萎縮退化所產生的耳鳴之外。許多社會的中堅份子,因為身負家計重任,再加上工作上的壓力無法得到適當的釋放,容易造成自律神經過度興奮,促使血管長期過度收縮、內耳血流不暢、神經退化等,也是耳鳴形成的重要原因。

常有年輕的工程師、電腦及程式設計師或研究所的學員,因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焦慮及緊張等情形,處於極度用腦的狀態,也是罹患耳鳴的高風險群。李宏信醫師指出,心理壓力是造成耳鳴的一大因素。由於工作勞累、神經緊張、焦躁不安、過度疲勞等有形及無形的壓力,都會促使身體產生腎上腺皮質素,同時腎上腺分泌也會同步增加,這些都可能造成血管、微血管的阻塞,血液的黏稠度增加,造成內耳血液循環的不良,且因養分及氧氣供應不足而造成內耳神經的萎縮,進而引發耳鳴的疾狀。

因此,針對心理性因素所造成的耳鳴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適當的紓解壓力、凡事以平常心看待、不要過度要求完美。在治療方面,應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原則;藥物的使用上,促進血流循環、營養神經活化再生、抗氧化自由基等抗老化藥物均可達到良好的改善。

有關耳鳴的日常保健原則,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強調,患者應避免過度緊張及憂慮的情緒,不要過度勞累,最好戒除菸、酒、咖啡等刺激物。除此之外,飲食方面應少吃高膽固醇、油炸或太鹹的食物,由於血管病變是長期累積的疾病,調整生活及飲食習慣也需要長期配合,並且持之以恆,如此一來才能遠離嗡嗡響的惱人耳鳴。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1917 / 累積流量 3749671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